白沙屯和大甲媽祖遶境差在哪?鑽轎腳的意義與禁忌有哪些?

●本文摘選自柿子文化出版之《天上聖母.認識入世親民第一女神:第一本親近媽祖的潛知識》。👉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柿子文化、黃健原(淼上源)
大甲媽遶境進香和白沙屯媽進香比較
每年度媽祖進香最受矚目的兩大重頭戲,就是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徒步進香與臺中大甲鎮瀾宮的媽祖進香遶境。兩大活動同列為文化部「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但仍有不同,各有特色。
遶境隊伍有玄機
媽祖遶境的陣頭可以說是一個重頭戲,陣仗也相當龐大,其中每個角色都扮演著不同的功能,有的可以保平安,有的可以求姻緣,有的賜福賜財,有的避邪,有的討吉利。當然,主角還是媽祖鑾轎。
媽祖遶境時,廟方先會在預定經過路線上貼上香條。遶境前會誦經、讀出巡牒文。接著鳴炮,陣頭、神轎等依序出發。遶境出巡的隊伍主要有前鋒陣隊與主神陣,中間穿插熱鬧陣隊。
一、前鋒陣隊:負責引路、導引及通報,隊伍領頭為「報馬仔」,及鼓吹陣頭所組成。
二、熱鬧陣隊:通常會安排在中間串場的陣隊,使整個隊伍更加熱鬧、更引人注目。
三、主神陣隊:陣隊以神轎為中心,是最後壓陣的主神轎伴隨與神明相關人事物,後面跟隨主事者,許願隨香者則多會跟在神轎之後。
由於各地風俗民情差異,遶境巡行隊伍的組成也有所不同,轄區廣大的,遶境要一、兩天,甚至更多天,才能巡視完畢,然後,鑾駕回宮、誦經、過爐安座。
什麼是躦轎腳?
躦轎腳又稱「稜轎腳」,指信徒趴跪在媽祖進香、遶境的神轎下,希望得到平安的庇佑,或是信徒還願。為了表示最誠摯的感恩,有些信徒會帶著家人的衣物、嬰兒用品,跪伏在地,無視地面泥濘,成為媽祖的踏腳椅;甚至有家屬扶著病患,或推輪椅到轎底,抬轎人會舉起神轎或讓病患能親觸神轎,使其獲得媽祖的賜福。
躦轎腳是一種宗教儀式,也是一種內在的修練,以五體投地的方式謙卑跪拜,恭敬至誠,禮敬媽祖,臣服於媽祖神轎之下,去除內在傲慢心,全心全意的託付,才能在媽祖的護佑下,跨越種種心理上的障礙,並以感恩的心來領受媽祖所賜予的福德。
躦轎腳有一些禁忌要注意,例如手上不要拿進香旗和香,身上的平安符要拿下,脫帽並卸下背包,表示尊敬。此外,神轎下不得起身,也不要碰觸神轎。
◆藝閣:源自中國傳統民間的技藝表演,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臺灣,藝閣與陣頭可合稱「藝陣」。這是由小朋友打扮成神話或民間故事人物,乘坐在花車上遊行,會準備許多糖果沿途發給民眾分享,代表賜予平安好運,是非常受信眾喜愛的陣頭。據說坐在藝閣上可保佑孩童,所以每年報名非常踴躍。
◆八家將:是民間信仰的陣頭,一般認為起源於五福大帝駕前,專責捉拿鬼怪妖邪的將軍。逐漸轉變為王爺、媽祖等廟宇的開路先鋒,擔任主神隨扈,屬於武陣,能解運祈安、安宅鎮煞。後來廟會中的信士,裝扮成「八家將」,演變為一種臺灣民間信仰活動。
◆大神尪仔:大仙尪仔又稱「大仙翁仔」,是臺灣廟會、遶境常見的陣頭表演,配合北管或鑼鼓演奏,在街上遊行或進入廟宇。演出者會將自己套入常見的神祇造型人偶中,如:范謝將軍、千里眼、順風耳、四大元帥、五營神將、中壇元帥、二郎神君、彌勒、濟公、土地公、鍾馗等。大仙翁仔平時在廟內,會擺放在神祇左右、當護法將軍等,大仙翁仔面前均有供桌,供人祭拜。
媽祖遶境的陣頭和種種表演,充滿了濃濃人間情味的溫暖,神明的護佑讓人心有了慰藉。人們心中總是有很多的祈求,有人求平安,有人求健康,有人求消災,有人求財富,有人求長壽,有人求姻緣,而在我們苦樂參半的人生中,媽祖和護法神眾總是與世人相隨相伴……
●本文摘選自柿子文化出版之《天上聖母.認識入世親民第一女神:第一本親近媽祖的潛知識》。👉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寫給女兒的投資書:儘早學習理財!唯有財富能守護妳的人生
📰 比爾・蓋茲的社交能力從小鍛鍊 父母如何培養他的溝通技巧
📰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 如何培養孩子強大韌性?有時必須捨得讓子女獨立面對可能的失敗
📰 青春期叛逆其實是求救訊號,當孩子生氣時,先同理、再講理
📰 小孩學習很被動?心理師四招迎刃而解孩子們的無助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