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生命中的痛苦,跟著佛教哲學一步步找回平靜、緩解焦慮

圖/freepik
圖/freepik

本書作者喬普拉是一位諮商師,他認為並不只是疾病,焦慮是人類「正常」的狀態,也是自由的標誌,暗示著我們的人生充滿勇氣;透過探索東西方大師,發現焦慮可視作人類存在無可迴避的處境,思想認為,減少執著並接受生命的不確定性能撫慰內心的不安。焦慮不僅是痛苦的根源,也是洞察人生的重要契機。喬普拉希望帶領所有為焦慮所苦的讀者,透過哲學思辨重新理解焦慮、擁抱焦慮,找到心靈的平衡與安寧。(編按)

●本文摘選自麥田/城邦出版之《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薩米爾.喬普拉

以佛教為基礎的哲學治療

佛教的古老宗教與實踐將哲學視為一項實用、道德與治療性事業,為其信徒「深刻感受的苦難」提供「自我轉化的工具」與「實用的解決辦法」;以佛教為基礎的哲學治療明顯旨在「治療根深柢固的不滿」。這是一項野心勃勃的任務,佛教學說(有好幾套)的複雜性及其嚴格的要求,是為了確保自我轉化與個人化的實際解決辦法能夠在佛教的理論與實踐中敏銳表達。這裡引述的「治療」概念提醒了我們,佛陀在門徒的眼中是一位醫者,是一位能夠診斷病症、判測預後與對症下藥以「治療苦難世界的精神疾病」的「偉大醫生」。

書名:《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作者:薩米爾.喬普拉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時間:2025年3月29日

在導致人類「根深柢固的不滿」的「精神疾病」之中,最重要的是佛教中複雜而又經常被誤解的概念──「苦」(dukkha)。雖然「苦」有時被視為純粹的「痛苦」,但仔細檢視其本質及其假定原因會發現,除了其他影響與感受之外,苦是一種嚴重的焦慮、一種存在的不適,源自於個體在理智與情感上無法面對存在的赤裸事實(包括人類的個人身分)。

我們可以將佛陀的主張解讀為,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受到迷惑──必定會感到焦慮、悲傷、恐懼與憤怒;若想得到解脫,首先必須真正、明確地理解對世界的本質與人類存在於世界中的位置。如果我們誤解了世界以及更重要的自我的本質──誤將繩子當成了蛇,或者誤將蛇當成了繩子──我們就會感到焦慮,並遭受極為痛苦的折磨。

佛陀教導我們深刻地理解與接受這個世界及自己的個人身分;一旦你了解世界如何「運作」,以及你是誰與你是什麼,就會明白人類的苦是一種不必要的磨難,根植於人們對現實本質的深刻、徹底與形上學的誤解。如果你錯誤地置身於這種世界觀之中,就會受苦;倘若導正了這種觀點,你就能從深刻的存在苦難中解脫。因此,佛教認為焦慮──如同憤怒──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其宗教實踐旨在改善與盡可能減少焦慮對生活的影響。

佛陀主張,若能「改變情緒亂流所依藉的信念」,便可達到一種極為特殊的「寧靜」,並向追隨者提供了各種技巧,除了建構與評估哲學論據(這是佛陀與門徒之間熱烈討論的長久標誌)之外,還包括「努力使心靈平靜,密切觀察心理狀態,改變習慣,期待、延遲、分心、建議或安慰、向模範看齊、自我反省與懺悔」。這些指導與方法直到今日依然可行;所有教人如何擺脫焦慮的暢銷書都涵蓋了這些基本靈修的不同版本。

然而,這些實踐所帶來的寧靜──如果進入預期的最終狀態──是「完全、或幾乎沒有憤怒、恐懼與悲傷等情緒」。考量憤怒等情緒在政治與道德上的價值,我們不會希望過這種心如止水的生活,這是那些追尋非遁世生活形式的人們在信奉佛教時會遇到的一個複雜問題。然而,如果這條通往寧靜的道路能讓人在極為特殊的苦痛中得到某種慰藉,便值得我們踏上旅途。

在佛陀看來,焦慮是一個問題,是像人類這樣的存在對自己是什麼及自己所處世界的本質感到困惑時會產生的一種情緒;焦慮是一種不幸的苦難,可以透過改變其與存在之間的關係,來加以避免與治癒。如接下來的篇章將提到的,雖然佛教對焦慮所抱持的態度有別於存在主義的療法,但這兩派一致認為,焦慮的起因,是我們敏銳地覺察或經過轉念而意識到死亡、人的必死性、有限的生命、絕對的人類約束與構成條件。

這兩種對焦慮的理解之間的對比在於,我們受到佛教的啟蒙與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本質時,將能擺脫焦慮,而我們受到存在主義的啟發時,將能接納焦慮,進而了解自己真正的本質。但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不可逃避焦慮:以佛教為例,我們要了解焦慮的原因,以及我們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想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近距離觀察野獸──我們的內心──的本質,透過正念或冥想的技巧,以第一人稱的意識研究來檢視自己的想法,並理解它們與我們所認為的自我存在何種關係。

●本文摘選自麥田/城邦出版之《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麥田出版 焦慮 佛教 壓力 哲學 社會人文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十二點前睡覺才能全面修復身體!睡不滿六小時容易狂吃變胖

當印度蒙兀兒帝國崩潰,宮廷詩人加利卜在動盪之中飄搖生存

現代人常見的痛苦從何而來?發現內在盲點,找回幸福人生

5/21小滿逢梅雨!換季濕熱易腸胃不適,養生飲食這樣做!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