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國際珍奶日!從台灣到東京,珍奶如何征服日本人味蕾?

珍珠奶茶店竟然開得比便利商店還多?令人訝異的珍奶風潮。
●本文摘選自創意市集出版之《東京.時時刻刻:那些輕描淡寫的日本真實生活,疫情之下的點滴生存記錄》。👉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Miho
日本珍奶狂潮:珍珠奶茶店竟然開得比便利商店還多?令人訝異的珍奶風潮
在二〇一一年當我還是留學生時,東京只有少數幾間珍奶店品牌,而且因為大多是日本原創品牌,總是少了點家鄉味。後來春水堂來日本展店,可內用的用餐環境提供顧客一個能夠坐下來與朋友聊天的場域,因此「優雅喝完珍奶」的氛圍成為當時的趨勢。至此從代官山為首,春水堂幾乎每一家分店都湧現了排隊人潮,完全收服日本人的胃。
後來COMEBUY、咖啡弄也進駐日本,可惜沒維持多久,便因龐大的人事費與嚇人的租金而抽離日本市場。接著換如今已成為韓國企業的貢茶登場,將奶蓋茶作為主打商品之一。但因為這對日本客人來說是很陌生的飲品,因此他們還會附上說明書教你怎麼喝,或是在當場問你知道怎麼喝嗎?問完後還有下一個步驟:「那我幫你在奶蓋上灑點抹茶粉可以嗎?」
曾經聽到一位日本阿伯問店員:「加抹茶粉會比較好喝嗎?」
慌張的店員:「嗯,我們很推薦唷!」她可能沒想過會被這樣問吧。
日本企業所營運的手搖店,大多採日台混合的販售方式,一樣可以客製化,但是「去冰」要加價,這樣才能加滿。這點在一開始讓不少台灣人錯愕,因為在台灣時,就算是去冰,還是可以得到一杯滿滿的飲料。可是在日本,講究食材成本之下,他們認為只能倒入固定的飲料容量,否則就得加錢。
有一次我試著詢問店員:「我不想加價,你可以幫我做去冰嗎?量變少沒關係」,想當然只會照著一套規則做事的小店員回絕了我的請求。
患難見真情的台日友好
在二〇一一年日本大震災時,因收到來自台灣的捐款救援,讓日本人滿懷感謝之外,也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而想親自造訪台灣。在那之後,每年赴台旅遊的日本人便越來越多,如今終於超過夏威夷,成為日本人最想去旅遊、也最多人去旅遊的國家。
而實際從台灣旅遊回來後的日本人之間,也開始口耳相傳推廣台灣美食,台灣人熟悉的手搖店品牌便看準商機陸續登日。萬萬沒想到曾經得特地搭電車才能喝到的珍奶,竟然變成公司或家附近一公里內都能買到,且每間店都得排隊的狀況。然而不得不說,非台灣企業所開設的手搖店,品質相當參差不齊,有的珍珠硬到我以為在吃豬血糕,或是味道就像在喝化學香料的奶茶都碰過。
令人吃驚的珍奶效應
日本這波珍奶風潮,狂到光是在原宿就有超過三十家以上的門市,還開了期間限定的珍奶主題樂園,讓大家跳進珍珠球池裡拍照打卡。後來又轉移陣地,於新宿附近的日本第一間性別平等的飯店一樓,以咖啡店型態復活,並大膽推出要價一萬日幣的珍奶。一杯臺幣三千的珍奶,使用自古以來作為中國歷代皇室的貢品茶葉「大紅袍」,據說香氣層次分明,相當醇厚。不過到底是誰會點一杯需要等二十分鐘才能上桌的高級珍奶呢?
隨著珍奶店一家接著一家開,也逐漸改變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有一次我與客戶聊天,她提到自己就讀國中的女兒,最近開始想減肥,因此早餐只想吃水果優格、中午便當也要求減量,但是卻願意花零用錢買一杯珍奶。女兒認為珍奶價格與一個便利商店便當差不多,但是喝珍奶後所獲得的飽足感,會讓她覺得不需要再吃晚餐。妹仔啊,你知道那一杯卡路里有多高嗎?
珍奶是年輕女性獨享的流行
珍奶主要吸引了十至三十歲的女性購買,除了口感吸引人外,又能貼文分享,紀錄自己跟上流行。而這輩子還沒喝過珍奶的日本男性其實大有人在(我的日本男同事,在婚後換工作來到我們公司才第一次嘗試),原因在於他們不知道該怎麼點餐,加上排隊的清一色都是年輕女性,覺得自己去買珍奶是件很尷尬害羞的事情。且小女生們也不希望自己去的珍奶店有中年歐吉桑在排隊,因為在拍照時怕歐吉桑不小心也跟著入鏡。種種原因讓也想嘗試新事物的中年男子變得更加畏畏縮縮。我曾在網路上看過一篇三十歲的日本男性寫著關於他第一次踏進店家購買珍奶的經驗文,當他看著菜單,從順序一開始挑冰塊、糖度、大小杯,以為一切順利過關。
此時店員問:「請問您要熱的,普通甜,小杯的什麼飲料呢?」
什麼飲料!!!???他忘了選要喝什麼茶……
最後勉勉強強的指著「阿里山烏龍茶」,但因為不會發阿里山的正確日文唸法,只和店員說:「我要一杯烏龍茶」
店員:「請問要加珍珠嗎?」
嗯?所以不是所有飲品都有加珍珠啊……再經過重重難關後,這位先生終於喝到了一杯熱的、正常甜的珍珠烏龍茶。但是日本的熱珍奶大多用白色紙杯裝,完全看不到珍珠與茶色,最後阿伯的感想是:「我竟然買了一杯就算拍照打卡也一點都不好看的手搖杯……。」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你可以的!
●本文摘選自創意市集出版之《東京.時時刻刻:那些輕描淡寫的日本真實生活,疫情之下的點滴生存記錄》。👉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寫給女兒的投資書:儘早學習理財!唯有財富能守護妳的人生
📰 比爾・蓋茲的社交能力從小鍛鍊 父母如何培養他的溝通技巧
📰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 如何培養孩子強大韌性?有時必須捨得讓子女獨立面對可能的失敗
📰 青春期叛逆其實是求救訊號,當孩子生氣時,先同理、再講理
📰 小孩學習很被動?心理師四招迎刃而解孩子們的無助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