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最長不能超過一小時!完美七原則提升開會能力及高效率

圖/freepik
圖/freepik

●本文摘選自之《不辭職也能快樂!20年不當厭世社畜,升級理想人生的工作法》。👉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金敃澈

完美七原則

我很久以前寫過一本書叫《我們來吧》。那是我的第一本書,有別於後來出版的散文,那本書徹頭徹尾都在討論「開會」這件事。我以四個專案為例,把我們團隊開會的過程重新解構,詳細記錄在那本書裡。意外的是,即便出版距今已經十一年,這本書還是有人買。偶爾我會在新人的桌上看到這本書,每次我都覺得像與小學同學重逢,高興又有些難為情,甚至有些憐惜這個一直在某處好好過著人生的朋友。

在那本書的序言中,我揭露了當時我們團隊的七個會議原則。雖然從來沒有人用文字寫下來,但大家確實都堅守著這些原則。這七個原則如下:

書名:《不辭職也能快樂!20年上班族不當厭世社畜,升級理想人生的工作法》
作者:金敃澈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5年4月22日

1. 不遲到,十點三分不是十點。

這個原則大家看得跟命一樣重要。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表定十點的會等到十點十分才開始,就會發生骨牌效應,使接下來的會議也跟著延宕,最後勢必得留下來加班。我也認為準時開始會議代表了大家對待這場會議的態度,準時是對會議最低限度的禮貌。

2. 毫無想法進會議室是無罪的,但不帶著清醒的頭腦進會議室就有罪。

你可能以為開會時帶著一籮筐的點子進會議室,就會受組長青睞,其實並非如此。比起十個陳腔濫調的點子,更需要一個新穎的創意。不過我還是要勸大家,拋開那種一定要帶著創新的點子進會議室的強迫觀念吧。其實只要帶著一顆清醒的頭腦進會議室,好好聆聽別人的想法,對會議更有幫助。

3. 別人在說明想法時要敞開心胸,即使是實習生的想法也藏著無限可能。

這就是朴雄賢組長主持的會議與其他會議最大不同之處—他不會為想法區分階級,部長的想法跟實習生的想法地位相同。當然,部長的想法成功率確實比較高,但如果實習生的想法有可取之處,組長也一定會保留。因此我們團隊的實習生經常能帶著滿足的心情下班。

4. 多說話。唯有批評、爭論與討論,才能讓會議像個會議。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甚至在之前的書中單獨為它寫了一個篇章。組長老是說:「大家的薪資高低,應該要用開會時說話的分量來排序。」每次聽到他這樣說,我都心想:「那我的薪資應該要是我們組最高的……」只可惜,組長的這個主張始終沒有實現,我的年薪就是證明。

可惜,真是可惜。

5. 會議室裡人人平等

沒有人能倖免於批判,甚至是對組長也要公正不阿。提出意見的人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說了什麼。

即使是組長提的意見,只要不同意就可以反駁。既然連組長都是這種待遇,其他組員會如何對待彼此的點子,我就不需多說了吧?

雖然我們會無情地批評彼此提出的點子,但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會有人因此意志消沉。就算有點傷自尊心,大家還是很豁達。因為我們都同意,為了好的會議結果,遭受一點批評是無可避免的。

6. 會議最長不能超過一小時。

這也是朴雄賢組長的過人之處。無論我們丟了再多亂七八糟的點子到組長面前,他都有辦法從中開出一條路。最驚奇的是,他總能在一小時內完成。其實我們為了不讓會議超過一小時,開會時都很認真傾聽每個人的想法、認真思考、認真給意見。也因為如此專注,所以一小時就是大家的體力極限了。

7. 走進會議室時或許腦袋空空,但離開時必須認清該做的事,這是對下次會議的基本禮儀。

開會結束後,就是發揮團隊合作的時候了!即使沒有人下令,大家也會自主歸納出下次開會前該做的事。因為下次開會碰面時,事情就該要有明顯的進度。打個比方,上次開會時進度是到兩百五十頁,下次開會時卻常常直接跳到三百五十頁開始。這就是因為大家都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也很認真地去完成。這也是朴雄賢組長在我的書出版後跟我說,他認為這一條是最重要的原則。

我成為組長後才領悟到,工作時要堅守這七條原則真的有夠難。要營造讓大家多發言的氣氛需要很多努力、不帶想法進會議室也需要很大的膽子。最重要的是,開會不能超過一小時,這個目標對我這種菜鳥組長來說就像喜馬拉雅山一樣高不可攀。當然隨著時間過去,我的開會能力也逐漸提升。

我在寫那本書時是七年資歷的廣告文案,現在則是邁入第七年的組長。既然有這麼長的工作資歷,現在是不是能在這裡面再加上一條我認為不錯的會議原則呢?因為關於一場好的會議,組長金敃澈也有些話想說。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不辭職也能快樂!20年上班族不當厭世社畜,升級理想人生的工作法》。👉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工作職場 開會 上班族 會議 成功法 商業財經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好像得了五十肩,該怎麼辦?選擇合適伸展復健,勿錯過治療黃金期

和陌生人說話總是緊張又痛苦?內向個性不需刻意改變也能提升交談技巧

琅讀金句/人一生當中,只有兩天的時間不到二十四小時

走出喪親後的哀傷:如何從後悔、自責的痛苦情緒解脫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