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讀金句/你每天會做哪些事?每天做的事,會造就你這個人

【琅讀金句】
日復一日地做某件事,不單純只是有規律地反覆去做,而是替大腦連接全新的神經系統,替身體開闢新的道路,因此,它會如呼吸般理所當然,讓你在早晨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就自然想起。你會時時刻刻將它記在腦中,要是一天不做,就會感到渾身不對勁。
你每天都會做哪些事?每天做的事,會造就你這個人。
日復一日的行為,會成為你的言語,你的想法,你的情緒。它會成為你的習慣,你的命運,你的身分認同。
你,等於你每天做的事情。
身處鼓吹「愛自己」的時代,總會出現覺得自己很糟的時刻,所謂「愛自己」,到底愛的是怎樣的自己?
韓國知名諮商心理師,獻給現代迷茫心靈的自我理解之書────
「你不必刻意愛自己,只要擁有認識自我的好奇心便足夠。」
想方設法愛自己,為什麼卻不由自主討厭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是由非常多面貌組合而成,大部分人對自己都只是一知半解,只要發現一個小缺陷,便會無限放大。
我們之所以會討厭自己,在於暫時遺忘了自身的光芒。想找回光芒,就需要重新認識自己,與真正的自我建立深度連結。
認識自己的多元面貌,是一輩子的課題。
【編輯推薦】
當「喜歡自己」成為壓力,你可以先學會不討厭自己。
《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這本書,就像一本寫給不想正向的我們的溫柔備忘錄。111個接納練習,不教你振作、也不催促你積極,而是允許你厭世、低落、想躺平,並告訴你:「沒關係,你已經夠好了。」
如果你也正經歷自我懷疑的階段,這本書會陪你,一起練習用更多理解、而非苛責的方式與自己相處。
●本文摘選自采實文化出版之《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厭世、躺平也沒關係,擁抱陌生自我的111個接納練習》。👉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寫給女兒的投資書:儘早學習理財!唯有財富能守護妳的人生
📰 比爾・蓋茲的社交能力從小鍛鍊 父母如何培養他的溝通技巧
📰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 如何培養孩子強大韌性?有時必須捨得讓子女獨立面對可能的失敗
📰 青春期叛逆其實是求救訊號,當孩子生氣時,先同理、再講理
📰 小孩學習很被動?心理師四招迎刃而解孩子們的無助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