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戰帖來了!南美館特展「詠唱世」探索人機共創的新世代

漫畫家狼七將AI軟體擬人化創作成漫畫人物,營造出漫畫創作係與AI技術組成團隊來進行創作的過程。(南美館提供)
漫畫家狼七將AI軟體擬人化創作成漫畫人物,營造出漫畫創作係與AI技術組成團隊來進行創作的過程。(南美館提供)

生成內容(AIGC)與LLM(大型語言模型)迅速發展的時代,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當AI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不只是輔助工具,而成為創作的夥伴,藝術的樣貌將會如何改變?

市美術館全新主題展覽「詠唱世──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由策展人羅禾淋策劃,集結13組來自不同領域的與創作團隊,在AI正夯的世代,透過作品探索AI與人類之間「協作」、「共存」到「融合」的多重可能,重新思考藝術本質與創作者的角色定位。「詠唱世」不只是展現一個以提示語驅動的創作時代,更像是一場人類與機器智慧共同構築未來的實驗與思辨,即日起至10月12日在南美2館展出,帶你領略AI對藝術創作的影響力!

臺南市美術館推出全新展覽「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探討AI介入藝術創作及思辨。(南美館提供)

三個主題區域,對應AI三個發展階段

本次展覽分成「AI協作」、「AI共存」、「AI融合」三個主題,來對應AI的三個發展階段,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實際嘗試與AI共同創作。

「AI協作」階段聚焦在AI如何成為創作者的協作夥伴,強調「信任」是人機協作的關鍵。四位來自文學、漫畫、插畫、繪畫領域的創作者,嘗試讓AI參與資料蒐集、初稿撰寫等階段,進行跨媒介創作。在「AI共存」階段,則呈現人與AI並肩創作的樣貌。創作者運用AI大量生成視覺與聲音內容,探索新的表達形式,創作者轉為導演與策劃的角色,與AI共同完成作品。

「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由13組跨領域藝術家帶來與AI技術共同合作所產生的藝術創作。(南美館提供)

來到「AI融合」階段,展覽探討了人機之間更深層次的互動關係,雖然尚未達到意識層面的結合,但在資料輸入、演算法設計、互動體驗上已展現出人機共演的智慧迴圈。當AI悄無聲息地融入創作流程,甚至難以被察覺時,它不僅改變了作品的生成方式,也重新挑戰了我們對「創作貢獻」的定義。

展間內亦展出冰球樂團藉由AI生成的音樂錄影帶,展場現地布置宛如來到live house。(南美館提供)

藝術家周永焌老師的參展作品係將自己的畫作結合AI生成的影像進行展出。(南美館提供)

凡事設計的《生成∞:數據詩學的聲像迴圈》結合多種AI工具,使文字與圖像及聲音在其中相互餵養、重組與詮釋,形塑㇐場跨媒介的生成對話。(南美館提供)

藝術家周永焌老師的參展作品係將自己的畫作結合AI生成的影像進行展出。(南美館提供)

人機共創思辯逐步展開

「詠唱世」並不將焦點放在「使用AI是否正確」,而是邀請每一位創作者思考,當AI成為創作的一部分,我們該如何重新定位自身,又該如何找到與機器智慧共存、共創的方法。

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由13組跨領域藝術家帶來與AI技術共同合作所產生的藝術創作。(南美館提供)

6日展覽開幕現場,甫上任的文化局黃雅玲局長特別撥冗到場觀展,並在致詞中表示這是一檔向民眾展示,當有新的創作材料出現時,創作者總是第一手踴躍嘗試使用在創作中的當代型展覽。南美館館長龔卓軍則說,以前在動漫或電影中出現人物進到虛擬網路世界的設定或場景,在現代的生活中彷彿已經越來越不難想像,期待藉由展覽一起走進人機對話的現場,進行一場思辨。而策展人羅禾淋則帶領眾參展者們親自進行導覽,藉由動畫師、樂團、漫畫家等跨領域的藝術家為現場來賓及媒體介紹他們與AI共同合作下所產生的藝術創作。

「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是一次對未來創作方式的提問,也是一場人類與AI攜手共築未來的想像實驗。臺南市美術館邀請民眾,一起透過感官體驗,閱讀這封來自人工智慧的挑戰信。

台灣新媒體藝術先驅林珮淳老師的作品《夏娃克隆萬湖會議I》也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南美館提供)

「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
展出時間:2025/5/6~2025/10/12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展覽室 J、O、P

展覽官網:連結

臺南文化局局長黃雅玲到場致詞。(南美館提供)

有台灣新媒體藝術教母之稱的林珮淳老師以作為參展藝術家代表致詞。(南美館提供)

南美館館長龔卓軍為新展覽「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開幕致詞。(南美館提供)

本次展覽由策展人羅禾淋老師所策劃,邀集跨領域的創作者一同參與。(南美館提供)

導覽開始前,館方邀集難得集聚一堂的眾藝術家們一同合影留念。(南美館提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南市美術館 AI 藝術家 展覽資訊 臺南 創作者 人工智慧 科技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沉浸展感受大師當代影像詮釋及「慢走」哲學

莫內《睡蓮》6月首次登台!富邦美術館引進52件大師真跡 限量預售票組合熱賣中

「故宮國寶聚澎湖」盛大開幕 讓台灣歷史文物跨海助陣花火節

518國際博物館日/整理全臺30+館所 故宮、富邦美術館、北美館等免費資訊一次更新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