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
重回二戰時空!日軍南洋足跡與臺灣人戰俘的創傷歷史
1941年12月8日,日軍同時進攻夏威夷與東南亞,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日本殖民下的臺灣人,無可避免的也被捲入戰爭。此時的東南亞與南太平洋都是英、法、荷、美等國的殖民地,除了維持獨立的泰國外,各地都處...
130週年紀念展「寫生的故事」臺史博500件陳澄波文物 超越美術史傳統印象
2025年是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攜手合作推出「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有別於以往二二八事件悲情的視角,而是以「寫...
518國際博物館日/臺史博5/17-18全民免費!展演、講座、工作坊全攻略
隨著「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正是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魅力的最佳時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於5月17日至18日兩天開放全民免費入館,使用文化幣消費還享點數加碼優惠,語音導覽及商店...
乙未之役130週年!臺史推出講座、VR及書展 省思台灣最大抗日戰爭歷史
適逢「乙未之役」130週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自5月起於館內推出一系列活動,包含3場重量級講座、虛擬實境(VR)影音體驗及主題書展,凡參與講座皆可獲得專屬優惠券乙張,憑券可享購買50元...
從傅培梅泡麵手稿到國宴菜單 臺史博特展用15組關鍵字探索飲食記憶
飲食記憶如何捕捉、承載與傳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以15組飲食記憶關鍵字為主軸推出「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公開傅培梅發想統一滿漢大餐泡麵的手稿到歷任總統的國宴菜單,即日起至臺...
臺史博文物變身VR動畫《出陣 西仔反》穿越時空體驗清法戰爭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與夢想動畫MoonShine Studio(以下簡稱夢想動畫)再度攜手合作,暨《重返第一法庭 噍吧哖世紀大審判》及《Paliljaw 1874》之後,推出全新虛擬...
臺史博推出「小樹市集」200組親子二手攤、餐飲與換書活動周末登場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十三週年館慶系列活動再開!11月30日、12月1日,風靡全臺的親子市集「小樹市集」四度來到臺史博,聚集將近200個親子二手攤位、豐富餐飲攤商,秋高氣爽的11月底,...
穿越時空的聆聽編織──臺史博「當夏日微風走過」聲景工作坊側記
文|范欽慧 圖|洪永鑫、范欽慧在古蹟聆聽時空的相會時至大暑,西南氣流吹過角樓上方的測風塔,氣象站同仁緩緩升起旗子,告知今天的風向測報。在西村所長的辦公室裡,有一口從日本運來的實木精工舍SEIKOSH...
「太依賴視覺,使聆聽能力退化」臺史博《聽・見》策展人分享紀錄聲景意義與記憶
2024年8月,臺史博推出了第一個完全以聲音為展件的主題展覽——「聽・見:聲音記憶特展」。這場實驗型展覽以聲音為核心,探索聲音記憶的多重面向。通過聲景、口述訪談、唱片、歌曲等多樣形式,思考聲音所承載...
臺史博x公視聯手 再現《聽海湧》戰俘監聽員史與二戰悲歌
公視戲劇「聽海湧」講述二戰時期殖民統治下的臺灣人,如何被動員前往戰場,故事圍繞著臺籍戰俘監視員新海志遠的故事展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與公共電視合作,特展以時代大戲《聽海湧》歷史與劇...
基隆古戰場今昔照 挖掘隱藏山嶺的百年清法戰爭遺跡
文|袁明道、許美策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袁明道、許美策清法戰爭距今已有140年之久,許多當年戰爭事物多已埋藏於歷史塵埃間,為人遺忘。然而,近年因各項史料及研究的現世,翻新了世人對於清法戰爭的印象。...
臺史博特展「聽‧見:聲音記憶特展」突破視覺界限,探索聲音故事
除了文字記載,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記憶歷史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於8月7日起推出「聽‧見:聲音記憶特展」,展覽以「聲音」做為引導,邀請觀眾從不同的聲音紀錄形式,探索隱藏在生活中的歷...
人物虛實——事實還是虛構?從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另眼看清法戰爭歷史見證《孤拔元帥的小水手》
文、攝影|鄧雅森 圖|法國國家圖書館(BnF)《孤拔元帥的小水手》是一部關於清法戰爭(1884~1885年)的個人見聞,可謂名聞遐邇。雖然在法國幾乎沒有人知道這本書,但許多熱愛本土歷史的臺灣人卻對這...
聽見病歷聲音!臺史博「照護的溫度」4大展覽亮點一次看!
文·圖|陳明祥醫院病歷可以提供我們什麼歷史訊息?在當代,國際間運用病歷進行歷史研究已蔚為風潮。而我們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及臺南市韓內科診所三方攜手合作,以韓內科診所保存,1945至1963年韓石泉醫...
從軍官到戰爭英雄!清法戰爭6位歷史人物的「心內話」
文|臺史博《觀台灣》編輯部整理;插畫|吳睿芩置身於清法戰爭裡的這些歷史名人,會有哪些話想要說?仔細爬梳文獻材料,我們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線索……編輯推薦臺史博「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法國珍貴史料...
臺史博「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法國珍貴史料與攝影回顧戰事記憶
140年前,「西仔」「反」了!臺灣人該怎麼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於6月25日起推出「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邀請觀眾從臺灣義勇軍、法國軍官、在臺外國人等視角,瞭解官方歷史論...
臺南台江地區的「食水堀」——集眾人之力打造的飲水池
文|翁育民圖|翁育民、陳麗娜說起臺灣的水資源史,農業用水永不乏「關愛的眼神」,那生活用水呢?臺灣自來水建設始於日本時代,戰後日漸普及。在自來水系統出現以前,台江地區(以「臺南市安南區」為主體範圍)居...
穿越1624,追尋失落的平埔歷史記憶——專訪李瑞源
採訪.撰稿|《觀臺灣》編輯部 校訂|李瑞源 圖|李瑞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過去,人們總是將1624年視為臺灣「歷史」的起點。這一觀點暗示的是:在歐洲殖民者把文字帶入臺灣以前,這座島嶼沒有「歷史」,島...
臺史博「照護的溫度」特展 與成大歷史系及韓內科診所合作 感受府城暖心醫病故事
醫院病歷可以提供我們什麼歷史訊息?當下歐美、日韓等全球運用病歷進行歷史研究已蔚為風潮。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以下簡稱成大歷史系)及臺南市韓內科診所三方攜手合作,運...
2024國際博物館日/整理全臺30+館所 故宮、北師美術館、十三行館等免費資訊一次更新
快把資訊傳給愛逛展的朋友!為迎接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全臺多處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園區等館所都陸續公布免費入館、門票優惠、展館導覽、講座、文創市集、體驗等訊息,以下特別整理2024年博物館日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