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本競技啦啦隊青春小說 挖掘背後苦練日常──專訪作者楊若榆《降落練習》

楊若榆《降落練習》 攝影|蘇郁涵
楊若榆《降落練習》 攝影|蘇郁涵

楊若榆《降落練習》 攝影|蘇郁涵

採訪|《聯合文學》雜誌 編輯部
整理|黃博英
攝影|蘇郁涵

作為臺灣第一本以競技為主軸的青春,《降落練習》不談隊員們勝利的瞬間,反而以輕盈穩定的筆調,托起大學啦啦隊員們的日常練習。口號、動作,磨損、再造,青春書寫也可以同時是反青春的。舞台的光鮮亮麗與隊員的磨損及自我質疑總相輔相成,生命中有些瞬間,唯有浸潤其中才得以悟得。

書名:《降落練習》
作者:楊若榆、羅荷(繪者)、張起月(繪者)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25-03-01

Q 書中提到「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一本書,而我想看」是你的創作初衷,能否深入聊聊創作歷程?

A  和書中主角相同,我進大學的第一週便加入社團,每天流汗、拉筋,大吼大叫地練習了四年。

以前寫過一篇散文〈好吃拋投〉,提及我曾經想開一間啦啦隊餐廳,因為每當走入挑高的餐廳,我們總會想著空拋可以拋到多高,以此映照隊員們的渴望與哀愁。

後來得到了同學的鼓舞,才更有信心將這些經歷化為文字。

Q 在將親身經歷轉化為書寫的過程中,是否有哪些關鍵的節點影響了你?

A  外在來說,二〇〇五年、二〇一五年台灣啦啦隊各赴日、美競賽,皆獲得冠軍 ; 內在來說,我之所以在研究所才著手處理啦啦隊的故事,是因為我到那時才接受自己再也不會跳啦啦隊的事實。

同時受指導教授的教導,開始嘗試以物件、訪談等形式梳理臺灣競技啦啦隊的歷史,算是這本書的緣起。

Q 本書以自我經歷出發,你想呈現的啦啦隊員樣貌為何?

A  在許多美國電影中,啦啦隊可能不被認為是一種「運動」,拋高、重摔也常會搭配罐頭笑聲呈現,以至於旁人會以為啦啦隊總像檯面上那樣輕鬆歡樂。

正式告別這個身分後,我想透過寫作解答,讓大家更深入了解啦啦隊員的日常

Q 雖寫熱血的啦啦隊,卻刻意以不那麼熱血的平淡方式去書寫,背後的考量是什麼?

A  啦啦隊這個運動,看似激昂神奇,背後卻可能是由一群「半路出家」的人撐起整個表演。

願意繞過熱情、著重磨損疼痛,近似於《排球少年》中對鋒芒背後細節的處理,我認為那些細節強過以青春、熱血來推進情節。

本文作者:

楊若榆《降落練習》
 (2025.02)
一九八八年生,南投人,現居台中。東海大學啦啦隊系、東華大學華文系碩士班創作組畢。現職快雪時晴。曾獲南投玉山文學獎小說首獎,二〇二〇年、二〇二四年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及BIOS monthly專欄「女神的孩子下班後都在跳舞」。更多訪談內容請見 UNITAS RADIO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聯合文學》雜誌2025年5月號(NO.487期)

最新文學線上消息:《聯合文學》雜誌 官網

跟大家一起討論文學:《聯合文學》雜誌 粉絲團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聯合文學雜誌 啦啦隊 運動 小說 大塊文化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鍋具裡的權利與巫術?千年炊具大考古認識東西方飲食文化

從怪味雞到麻辣鍋,花椒的多重宇宙!張曼娟:椒個朋友吧

聽見金句/建立個人品牌關鍵——可被記憶的重複造型元素。

【作家餐桌2.0】葉怡蘭/年年日日,兩菜一湯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