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藝文
新竹英倫風花藝咖啡廳,夜晚變身微醺酒吧:inBush
文字/張玉伶攝影/啦嘟嘟工作室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新竹科技城裡的深夜花藝酒吧:inBush一株細葉孔雀木佇立在 inBush 的店面透明櫥窗前,粗齒鋸的葉片呈放射狀交錯排列...
4個屏東村落走讀體驗:從農務、捕撈感受台灣山海之美
文、圖_Jamie慢森活/旅讀有別以往的農業博覽會,2025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以專注展現自身特色收獲許多好評。盛會甫結束,不妨再深入屏東4個里山、里海的小村落,聆聽寶島的山海絮語。坐落台灣西部、南...
《人間國寶》巴掌大捏麵到12米高雷神像都駕馭 泥塑藝師:杜牧河
人間國寶-系列報導前言「人間國寶」是無形文化資產的實踐者也是傳承者,透過他們的故事得知歷史的變化以及脈絡,他們窮其一生用身、心、靈、以血淚交織出動人的藝術篇章,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與突破,不斷挑...
解密奇妙的極端生物!《國家地理》雜誌2025年5月:企鵝星球
文/《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 李永適關注企鵝每年5 月,在我們的「祕密生活」系列專題中,我們會深入報導一個神奇的動物種類,探索牠們為何如此特別、為什麼值得我們此刻關注。今年,我們聚焦於《國家地理...
竹科工程師的科技農場!斜槓小農不用一畝田,也能過豐年
文字 洪雅音╱攝影 吳尚鴻╱照片提供 紀成璞,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4月號有臺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園區,放眼望去,總見不斷擴建的廠房,越蓋越密集、越頂天的高樓大廈,伴隨上下班時間永遠塞到動彈不得...
日治時代街友庇護所長怎樣?《乞丐頭與貓老大》漫畫靈感與臺灣福利院的歷史
圖‧文|Rendezvous Studio說起「慈善事業」,你可能會立刻聯想到一些扶助弱勢的公益團體,它們總是在社會邊緣,向遭遇困難的人伸出援手。這樣的事情,當然也不只發生在現代世界。比如傳統時代的...
台灣街頭藝術創作黑雞先生免費個展 《WEIRDLAND》5/22起探索日常荒誕與奇想
風格鮮豔搶眼的街頭藝術創作者「黑雞先生」個展來了,自5月22日至7月13日日向大眾免費開放參觀。本次展出以《WEIRDLAND》為題,濃縮了近年來的生活苦悶與愛恨情仇,腦內小宇宙以奇怪的方式爆發,以...
【作家餐桌2.0】鄭順聰/高雄黑輪咬一口 哈瑪星廟口咀嚼勁道
文/鄭順聰第一步踏進哈瑪星的廟口至今,也已經三十多年,那時我體重五十公斤出頭,還是個大一菜鳥,學長姐舉辦的入學式,不是迎新晚會,也非西子灣長堤漫步,而是傍晚到代天宮的熱鬧夜市,喝珍珠奶茶。真的好想念...
新竹最大素食辦桌福宴!為東寧宮地藏王菩薩佛誕封街賀壽
文/ 王昱登攝影/Alf Wang農曆七月最後一日,東寧宮前封街禁止車輛通行,在馬路搭了連綿的拱帳,數百張紅桌於街道上依序排開,佛經的誦唸聲與流水席的熱鬧吆喝聲響迴盪在街道之間。這是新竹市最盛大的素...
睽違6年!作家張惠菁新書《與我平行的時間》更加專注覺察身心
文|李桐豪張惠菁上一次出《比霧更深的地方》是二〇一九年,睽違六年後出版《與我平行的時間》,同時復刻二〇〇五年《步行書》,《步行書》與《與我平行的時間》並陳,閱讀張惠菁橫跨二十年的散文書寫生涯,不難發...
遊走在恐懼邊緣的崇高美學:英國海景油畫高手透納作品的藝術性與成就
文/陳貺怡(巴黎第十大學當代藝術史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以及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在視覺藝術的領域,「崇高」(sublime)美學大約盛行於1750-1850年間。事實上,在18世紀...
《人間國寶》美術老師變漆藝大師!堅持以傳統技法傳承工藝:黃麗淑
人間國寶-系列報導前言「人間國寶」是無形文化資產的實踐者也是傳承者,透過他們的故事得知歷史的變化以及脈絡,他們窮其一生用身、心、靈、以血淚交織出動人的藝術篇章,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與突破,不斷挑...
【作家餐桌2.0】張嘉真/你喜歡吃什麼就加什麼:媽媽的牛肉煲
文/張嘉真印象中那是一個如常離開信義區家教的晚上。我用悠遊卡裡最後的餘額刷上了公車,接下來得去超商加值才能再搭上下一班要轉乘的公車,但是我錢包裡的現金用完了,那時候我還沒有在超商跨行提款不心痛的本錢...
百變剝皮辣椒!清爽沙拉到厚醇雞湯5道台灣味料理方式
文_李文娟/旅讀(前《非凡大探索》主持人、自媒體《文娟挑食中》創辦人)圖_李文娟/旅讀、李智凱/旅讀、花岡山、視覺中國從花蓮農田到米其林餐桌,剝皮辣椒見證了台灣飲食文化的演變。它不只是醃漬辣椒,而是...
深剖角色、歉的來源與家庭議題──專訪作者曾稔育《歉木林》
採訪|《聯合文學》雜誌 編輯部整理|黃博英攝影|蘇郁涵甫獲一一三年後山文學新人獎得主的曾稔育,以歉意為名,散文為形式,展演家庭紛爭、自我焦慮以及職場經驗的切面。深剖「我」的角色、歉的來源,密林的土與...
在大時代裡編織時間的女藝術家:玉岡久肪──#名單之後158
文/ 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玉岡久肪 入選 府展第6回這是1943年的秋天。10月26日火曜日(星期二),在台北公會堂揭開了第六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步入展廳,可以遇見玉岡久肪的作品《編物...
精選15件桃園平鎮送禮等路 「天光雜貨店」集結小農、文創及客家百工技藝
採訪撰文|許佩玟 攝影|彭皓昀位在桃園市平鎮區的天光雜貨店,匯聚了小農、文創及客家百工百業技藝的商品與工藝品,超過千款商品可供選購,是挑選等路的好地方。依各世代的愛好與需求,精選15件等路,送禮不用...
從漫畫《乞丐頭與貓老大》看台灣百年前的社會邊緣人
時間過得飛快,《集合》出版邁入第三年,第十三集也已於三月初與大家見面!本集《乞丐頭與貓老大》的故事取材自日治時期的慈善先驅——施乾的事蹟。施乾出身富裕,卻因目睹街頭行乞者的困境而放棄優渥生活,創立「...
從類比到數位AI!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自即日起至7月13日於三樓推出「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由館內策展人余思穎策劃,展出17位臺灣與國際藝術家的當代紀實影像,包含(依英文姓氏排列):張乾琦、周慶輝、全明...
從氣候變遷到生態保育,國家地理雜誌2025年4月:國家地理典範人物33
文/《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 李永適33的力量已經137 歲的《國家地理》雜誌自然是一本有歷史的雜誌。這段歷史開始於1888 年,33位高瞻遠矚的社會菁英決定成立一個組織來「增進與普及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