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離是戀愛殺手?用「科技連結」與「無壓力分享」化解時空阻礙

遠距離是否是戀人的殺手,相知是否一定要相守才能維持熱度?圖/shutterstock
遠距離是否是戀人的殺手,相知是否一定要相守才能維持熱度?圖/shutterstock

畢業季來臨,裡充滿著離情與不安。有人手牽手迎接新生活,有人卻在各奔前程前,遲疑著「我們還能一起走下去嗎?」

因為畢業,很多校園情侶面臨重大考驗,有的因繼續深造或就業等步調不一,或是因初入社會的忙碌產生齟齬;最困難的是面對遠距離的挑戰,無法及時因應對方心情的變化或環境與議題的互動,久而久之漸行漸遠。

遠距離,像是一場看不見對方表情的考驗。思念與日常被時差或距離拉開,彼此的生活節奏也不一樣。有些人撐不過去,有些人卻從中長出更強的陪伴能力。

大維和娟娟是我一對學音樂的好友,當年他們在校同心合一的申請歐洲音樂學院繼續修習聲樂與器樂。大維率先獲得義大利某家學校的入學許可,娟娟則沒入選,因為機會難得,大維決定先過去,娟娟則繼續再接再厲申請其他距離近的學校。娟娟的父母認為學鋼琴不容易在眾多申請好手中脫穎而出,力勸她改唸商。後來二個人一個在義大利,一個在美國,想說花二年時間,各自拿到碩士後就可以再聚首,不是多大問題。但當年沒有手機可以視訊,時差讓電話聯繫不便,加上所學不同,二個人便各自忙碌。

「我想起來要打電話時,居然已過了好幾個月,想說打過去也會以爭執開場,心也就冷了。」大維搖搖頭說:「後來她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現在是商場女強人喔。」

大維與娟娟當年原是人人稱羨的神仙伴侶,卻敵不過距離與生活節奏的差異。沒有即時的訊息工具,久而久之,聯繫變成壓力,思念產生誤會。分隔兩地的日子拉長,他們終究在不同國度各自展開人生。

而我的女兒與阿冠,則在科技時代擁有更多連結工具。

究竟遠距離是否是戀人的殺手,相知是否一定要相守才能維持熱度?

我的二女兒最近結婚,婚宴以校園為主題,跟先生阿冠回高中校園拍婚紗照,同學當伴郎伴娘穿著當年校服跳舞入場。

他們交往12年結婚,期間歷經二次遠距離:大學不同校,碩士我女兒在英國、阿冠留在台灣。

他們個性其實差異頗大,看書、電影、運動及喜歡的音樂類型也不相同,但他們很會聊天,也樂於參與對方和朋友的活動。很多人問他們感情始終不變的秘訣是甚麼,他們都笑著說不上來;我從旁觀察得到幾個可能的結論,一是他們每天都通好幾次的電話和視訊,現在科技進步,降低了遠距離聯繫的阻礙;二是他們沒有給對方非怎樣不可的壓力,三是彼此樂於分享所見所聞,不覺得雙方不同點就是差異或差距。

我女兒申請英國學校時,阿冠始終很支持:「這是Cindy的夢想。」他不擔心有人會近水樓台橫刀奪愛,他很有自信:「有誰比我好。」出國時,他陪著扛行李去倫敦宿舍安置,然後每天早晚視訊。

「媽媽,我今天帶阿冠去買菜。」女兒跟我通電話時告訴我。

我嚇得問她:「阿冠跑去英國陪妳喔?」

女兒笑呵呵地說:「不是啦,我們視訊時我正好要去超市買菜,他就一路跟我聊天,我到超市拍不認識的青菜給他看,他立刻查資料說是像高麗菜類的,我就敢買。」

新冠疫情期間改成居家遠距上課,他們雖身處異地,會找一個時間開電腦同步追劇,邊用手機視訊交換心得;還會開電腦視訊只是為了一起唸書,也不聊天。

遠距離的日子裡,他們利用視訊經歷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成為長距離相伴的橋樑。

好不容易結束遠距,女兒回台灣踏入職場,非常忙碌,常加班到很晚,阿冠則忙著K書準備司法官律師國考。他們也沒因為環境與忙碌的議題不同而吵架,倒是一起養了一條黃金獵犬。

在不同處求同,這是我最佩服他們的地方。女兒喜歡騎馬,阿冠愛屋及烏也陪著去錄影拍照;阿冠喜歡海釣,女兒也跟著去欣賞晨曦。願意互相陪伴,不會排斥對方的喜好,這也是共存共好的秘方。

至於他們有無因為第三者心癢過,女兒說:「交往那麼久了,我們怎樣也無法想像離開是甚麼情況。」

時間會帶來重量,但讓感情歷久彌新的,還是願意攜手併進,探索與承擔世界的心。

一向不是簡單的事,遇到的人是否就是對的人,也難在第一時間就知曉,如何談對等付出?尤其現在自我意識高漲,配合或妥協已非選項,相處的稜角是否有心磨圓,也要靠緣分與修養。但亙古不變的,是二個人樂於相伴相識,好好相處。

愛情之後就是生活了,生活涉及更多世代的政經變化與財務壓力,非有禍福與共的決心不可。這樣說來,遠距離無法克服,就更不用提日後的生活了。愛情是一場共同生活的修行。遠距離不見得是絆腳石,有時反倒像是一場模擬考,讓人提前學會如何在不同人生階段仍牽緊彼此的手。

如果能走過遠距離的孤獨與試煉,往後的柴米油鹽與人生起伏,也就多了一份攜手的底氣與信任。所以,不要怕遠距離的挑戰,讓遠距離成為證明你們是適合的最佳考驗。

●毓航,琅琅原創駐站原創作家,著有《說時依舊》、《白晝之月》,是一位從事金融工作、經歷過離婚的單親中年女子。透過她的文字,將帶你一窺她日常的酸甜苦辣,以及你可能未曾想過的新世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離婚心與事 婚姻 情感 愛情 校園 戀愛 專欄作家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遠距離是戀愛殺手?用「科技連結」與「無壓力分享」化解時空阻礙

當事實被隱藏、記憶被抹滅,該用什麼角度看見真相?

癌末止痛不只嗎啡 多管齊下助病人減輕折磨

金融新貴轉行開咖啡店:如果夢想太貴,我們還要不要?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