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短波
活動特區
陪孩子走進36天童趣世界!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 百場演出6/28起遍地開花
第26屆臺北兒童藝術節於6月28日至8月2日展開,為期36天的活動以「開啟兒童模式」為主題,匯聚國內外團隊,獻上逾百場光影、偶戲、音樂與戲劇演出,讓大人與孩子一同開啟想像與溫柔的冒險之旅。
130週年紀念展「寫生的故事」臺史博500件陳澄波文物 超越美術史傳統印象
2025年是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攜手合作推出「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有別於以往二二八事件悲情的視角,而是以「寫生
高美館《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回顧10年靈性奇幻的創作之路
高雄市立美術館(下稱高美館)即將於5月10日推出創作論壇《繁花夢露——張立曄的靈光樂園》,呈現藝術家張立曄紛呈多彩又帶著樸拙童趣的繪畫與雕塑創作。他運用光與色彩,加上自由奔放的原生圖像,以「萬物有靈」
睽違五年!TOMICA小汽車55週年博覽會華山6月登場,預售即將開跑
今年暑假,親子與小汽車迷們最愛的TOMICA博覽會將再次登臺,從日本引進並呈現「TOMICA小汽車55週年博覽會」,這場慶祝TOMICA小汽車誕生55週年的盛會將於2025年6月28日至9月14日於華
閱讀藝文
藝開罐夥伴

研之有物
中央研究院於 2017 年推出的科普媒體。研之有物,取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編輯群穿梭在中研院各角落,尋找有趣的研究案例、探訪真實的研究員生活,轉化成一篇篇圖文並茂的科普報導與你分享。一起永保好奇心,探索這世界! 研之有物官網:http://research.sinica.edu.tw/

AQ廣藝誌
由廣藝基金會成立的「AQ廣藝誌」,以表演藝術為核心,專注於國內表演藝術發展,用多元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觀看這個神奇有趣的黑盒子;你會發現,原來表演藝術離我們這麼近!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官網 ▏FB粉絲專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南、有「臺灣」也有「歷史」的博物館,「臺史博」是我們的簡稱,為了守護臺灣共同的歷史文化與記憶,2011年開館至今,已蒐藏了近12萬件藏品。臺史博的展覽以多元角度及跨族群視野,講述人與土地的故事,鼓勵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國外訪客,來臺史博發現臺灣和自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http://www.nmth.gov.tw/

旅讀Or
喜愛旅行,基本上就是愛閱讀的人!《旅讀Or》是一本人文旅行類雜誌,旅行路上應該知曉的文學、歷史、文化介紹通通為你事先準備!以亞洲為出發點,探索大千世界,讓走讀更具深度及知識。若不想走馬觀花,想來趟深度旅行,請不要錯過《旅讀》獨特的「體驗式閱讀」,在路上,閱讀生活的溫度。On the Road with OR! 2012年3月創刊,每月1日出刊。看更多內容

松山文創園區
自2011年開放,以「臺北市原創基地」為定位,結合歷史建築活化與文創產業扶植,成為臺北市文創的重要核心。園區前身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捲菸工廠,如今匯聚藝術、設計與文創展演,並以「跨界實驗」、「創意櫥窗」及「創作者工廠」等策略,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生活場域,並為臺灣文創產業開創更多可能性。 看更多內容請至「松山文創園區官網」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專責推動全國文化資產業務,執行及督導全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活用、教育、推廣、研究及獎助等工作,不僅關注有形、無形及水下文化資產之保存,更關注不同族群與原住民族之思維、價值與其特殊性,同時展現臺灣文化資產之多元多樣與主體性。 官方網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地理雜誌
《國家地理雜誌》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每月1日出刊。看更多內容